寻找一种良好的教学生态
寻找一种良好的教学生态
----在墩头镇“减负增效”研讨会上的讲话
仇湖初中 曹晓明
各位专家、领导、同事们:
在今天这么多专家、领导、精英莅临的场合,在我们分享了六节精彩的课以及精致的评课说课之后,要我们做介绍,我似乎有些胆怯、汗颜。不仅是因为吉中、双中老师的水准之高,还因为我们都是耕耘者,如果说仇中教学成绩还可以的话,只不过我们在耕耘的过程中,出现了一些淡淡的水花。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说不准今天的仇中将成为凋零的黄花,墩头教育未来是吉中、双中。介绍谈不上,只是想说说体会。我们原本没有很高理想,就我个人来说,我是信奉“中庸”的人,各项工作只要中等偏上水平就可以了。但是即使是中偏上的目标,没有一点点追求是不行的,那就可能变成下了。多年来的一点点追求,就是寻找一种良好的教学生态。
所谓良好的教学生态,内涵很丰富,概括起来主要是教学资源和环境发展的协调程度。请原谅我没有考证这么讲是否科学。
首先,要发掘和整合教学资源。
教学资源有财力、人力、文本等方面的资源。财力资源很有限,如何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口上,这是管理机制问题,不是今天谈论的话题。学校不乏文本资源,文本资源的发掘与整合,主要还得靠人力资源,也就是教师。相信人的潜力是无限的,在关键时刻,人的潜力的发挥,可能是难以想象的。不是优秀老师,可以成为优秀老师。我们仇中老师大多人、大多时候都在自觉地挖掘自身的潜能,总结他们一路走来,有如下几个词:坚守、意识、行动、扬弃、常态化。
坚守,就是坚守一份责任。我们教师都明白,一个学生发展如何,对于一个班级、一所学校来说算不了什么,对于一个家庭来说,就可能是百分之百。我们老师私下里有时也会发牢骚,有的老师这样说过:当我们走进教室,目睹学生那一双双期待的目光,平时心中的不平、烦恼全忘记了。每天从早上到晚上,从周内至双休日,付出的太多,获得的太少。尤其是我们乡村教师,对自己那份责任的坚守是令人感动的。正是由于这份责任感,用他们平凡的努力,让更多的学生改变了命运。这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。
意识,也就是用新理念、新手段统领教学行为的意识在不断提升。源于多年前,我将某位专家的话告诉我们教师:就是一个学校硬件可以不如人,但不能容忍观念上的落后。使我们的老师都明白,谁不能主动接受一些新的东西,力图改变一些旧的习惯,将来有许多舞台将没有我们一席之地。后来又认识到某位领导说话是正确的,谁能占据制高点,谁就能迎得先机。在做,尽管行动迟缓,他们都努力地在改变。
行动,尽管有改变的意识,真的改变旧的陋习太难了,但是我校的老师在悄悄地行动。总结起来,有这三方面,即苦读、拙想、笨做。
苦读:读理念、读文本、读先进做法。备课时读,设计作业时读,反思时读,政治业务学习时读,准备评课说课时读,上网读。他们外出回来必须向全体教师汇报,外出听课回来必须上移植课。他们虽然没有记太多的读书笔记,没有按要求专门一本一本地读书,而是在需要的时候适用地读书。只有这样才会引发更多地思考,否则为读书而读,大多数时候不能“得道于心”,避免教育理论和教学行为两张皮现象。读书,让我们悄悄改变自己的行为。
拙想:源于孔子的三省吾身,强调时刻想想自己的教学环节出现的任何障碍、寻找解决障碍的钥匙。这里所以是“拙”想,不投机取巧,不人云亦云,抛开一切成说,面向问题本身。我们不少老师经常这样说:我每天都会想,今天的课上得怎么样?学生作业为什么会出现某问题?某个学生这门功课为什么学不好?某个知识点教了多年了,学生接受起来为什么难?这些所以是“拙”想,就因为他是“笨”的、功利的、对教学适用的。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“反思”吧。这样的反思多了,教学行为也就走向精致了。前边的“苦读”是“拙想”的前提,可以引发思考,拙想可以用“苦读”他人的东西作背景知识,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。
笨做:教师主动参与学校每人每学期上一节教研课的活动,这项活动期初教师自选课题,然后有序进行。同教研组的参与听课,每人必须评价、打分,且要说出亮点、不足点,在教研组活动时,上课者说课、听课者评课,尽管各教研组做得不十分平衡,我们学校多年来一贯坚持,直到今年才被“优质课打磨”所取代。我们很少请专家来校指导,因为专家不能较长时间留在这里,不能真正清楚我们自己教学上的诸多问题,自己的问题还得靠自己解决。除了上教研课之外,我们鼓励教师自设习题,各学科都有不少的老师都能自编练习,四分之一拿来、二分之一重组、四分之一自制。抓好对学生的管理,课堂管理、课后管理、作业管理,形成较为良好的行为习惯。我所以说是“笨做”,一是因为没有“阳春白雪”,只有“下里巴人”的做法,兄弟学校比我们做得好;二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样有好处,一直坚持课堂这项工作。上述做法都已做了多年了,有的已近10年了。
扬弃,起初为了追求新理念,我们也经历了阵痛,不少老师上的似乎追求形式上的新颖,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,为讨论而讨论,课堂看似热闹,而教学效果反而下降。这引起了我们的反思,反思之虞,我们老师们发现,我们不能抛弃过去所有的东西,过去的课堂有许多闪光的地方。我们教学只有采取扬弃,才会有生命力。通过努力,多数老师的课多了一份浮华、多了一份实在。
常态化,我们明确,一学期上一、两节效率高的好课并不难,难的是正常都能上这样的高效课。我们老师们为了有较高的效率,他们花在备课上时间多了,过去的练习课、讲评课,特别是复习课不怎么备课,现在都备课了,使得教学质量稳中有升,尽管做得不平衡,但多数老师能做到了。
上述就是我校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发掘。教师们也得到了检阅,在“江海天骄”研发的优质课、精品题、易错题、微型课题及最近优质课打磨,我校受到有关部门的好评。学校的教学质量没有掉队,还能稳中有升。
第二,探索并优化教学环境。
教学环境,不外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。有和谐的环境,有助于学校良性开展,而我校近几年来正是努力创设这种良好的工作环境,使教学工作不受干扰,正常进行。
一、 优化内部工作环境。
内部环境,主要有人际环境、文化环境、自然环境等。文化环境、自然环境不是今天的话题。
人际环境,主要是师师之间、生生之间、师生之间的关系。
教师间是和谐的,我校教师尽管存在个性方面的差异,他们共有一个东西就是包容和爱,工作上相互协调、生活上相互帮助,至今为止使我们这个集体有较强凝聚力。这是我们学校能走到现在的重要前提。
师生之间、生生之间也是和谐有序的。学校用好各种阵地地行各类教育,让学生明确行为规范,用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,用教师的榜样和爱唤起学生的良知,使我校的学生行为举止较为规范,形成较为良好的行为习惯。
二、 探索外部工作环境。
外部工作环境,主要有领导、社会各界、兄弟学校、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帮助。关于寻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,不是今天谈的话题。
执行“五严”规定的背景下,寻求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。要清楚农村学生家长整体素质不高,对子女的管理缺失,对孩子的要求单一,只求成绩好,教育子女的方法简单、对子女的期望过高或过低,孤儿单亲家庭比重较大,留守儿童太多。由此很多学生的人格并不健康,即使有县局的家长学校的推动,恐怕效果不可能明显。我们希望在专家和领导的帮助下,与兄弟学校一起,共同探寻学校的教学工作如何得到更多家长的有效支持和帮助。
有这么多专家来我校莅临指导,我当这个学校的校长九年中是第二次,你们的到来使仇中茅塞生辉,我们真的有些诚惶诚恐,感谢你们的谆谆教诲,感谢兄弟学校的精英们的传经送宝。我们招待不周,还望海涵。
最后,预祝这次活动圆满成功,也衷心祝愿各位专家、领导、兄弟学校的精英们身体健康,万事如意。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