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微之处见真情
细 微 之 处 见 真 情
墩头镇仇湖初级中学 刘春明
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,纷繁复杂,凡做班主任的人,其中的酸甜苦辣,就不言而喻了。几年来,我总是“关心每一位学生,对得起每一位家长”作为一名班主任应遵循的准则。在班主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:97年在第二次全县开展的德育和教学“双三评”活动中,被评为片级“优秀班主任”,2000年被县局评为“中学生优秀班主任”。97年度被镇教委评为“十佳优秀班主任”。
一、情感教育,是我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。每次接到一个新班,我对学生注重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的情感教育,对他们“献爱心、送温暖”,加强对学生的感情投资,使师生成了真正的朋友,我是这样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的:一是挖掘闪光之处,点燃自信心。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“闪光点”如体育特长,劳动积极等。教师要有沙里淘金的信心和毅力,善于用“放大镜”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。捕捉最佳教育时机,对学生的微小进步及时 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。使他们得到愉快的心理体验。如2002级的陈某,调皮厌学,撒谎成性,上课不是打瞌睡,就是惹事生非,把老师、家长的教育当作耳边风,我就把培养他的自信心作为教育的突破口,发现他对绘画感兴趣,我就把班上出墙报的任务交给他,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,我就在班上当众表扬,使他第一次看到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,在劳动中,他积极肯干,表现出色,因此我又趁机进行家访,向家长汇报他的可喜变化,满腔热情的引导和关怀。二是情系特困生,2001年班上陆海兰同学母亲去世得早,父亲精神憔悴,家庭十分困难,无法缴足学费,我就为其用团县委申请困难补助以及班级捐款和我主动带头捐款,让她有了上学的机会,体现了集体的温暖,学习的劲头更足了。2002级的王勇同学,2003级的陆瑞阳同学,我经常在生活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,经常拿出自己的工资进行贴补。三是从细微处显真情。作为班主任的我关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,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,只要有关心他们的细节,尽可能把师爱播向每个学生的心灵。记得上学期有个学生,星期日过来,说他在家里被猫咬了手,当时手已经红肿了(他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)。了解情况之后,我当即把他送到医院进行治疗,帮他付了所有的费用。这个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需要按照时间定时地打针吃药,这个过程当中,每一个时间段,我都给他及时提醒。经过这件事后,这位同学学习明显比以前认真多了。临毕业时,他对我说,“刘老师,我一辈子都不忘你对我初三生活的照顾。”平时,要是有哪位学生水瓶打破了,哪位学生衣服穿少了,哪位学生把东西忘在家里了,我都以适当的方式去帮助他们,关心他们。
二、抓班子,注重德育,是我做班主任工作的前提。每接到一个新班,我都要加强班级组织建设构建网络,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。为此,我掌握了班务工作的“三字诀”:一是“摸”,即摸清班情ABC,每学年我都要通过“走进去”“走出去”的方式,深入到学生中间,摸清情况。内容包括:首先,摸清学生的年龄结构及其在家中的地位,学生年龄的大小与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低,必然会反映到集体中来。其次,摸清学生的家庭情况,包括家长的政治情况、文化程度、职业情况、家庭的经济情况。第三,要摸清学生人际交往的情况。第四,摸清学生的兴趣爱好,班主任才能帮助学生培养正当的、有益的兴趣爱好,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素质起着重要作用。第五,要摸清学生过去的学习情况,最终绘成图表。第六,摸清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。只有这样,才能全面掌握信息材料,克服形而上学的主观臆断,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。二是“抓”,即抓班干部建设,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,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好坏。那么,怎样才能择好班干部呢?我是在充分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广泛了解,接触,观摩,然后进行民主选举,最后逐个谈话征求他们的意见,再明确分工,确定他们的工作职责,工作范围。那么,班干部择好了,就要鼓励他们大胆工作,树立热心为集体服务,为同学服务的宗旨,逐步帮助他们确立在班级中的领导作用,为他们搭台子,树威信,把班干部牢牢拴在身边,做班主任的贴心人,同时也培养他们的能力。三是“重”,即注重德育,每接到一个新班,我首先制定“爱祖国--爱家乡--爱集体--爱自己”的德育工作目标,然后利用班会、晨会、黑板报、广播站以及教学的主阵地--课堂。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,帮助他们确定理论依据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世界观,如果放松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,那整个及会一盘散沙。特别是刚进入初三的学生,由于基础差,学习没有动力,厌学情绪严重。根据此现象,我及时让班干举行“畅谈理想”的主题班会活动,让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各自畅谈理想,树立“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”的理想。针对初三学生集体主义淡薄,劳动观念不强的现象,我让他们“优化组合”,实行“下岗制度”对他们进行淘汰,集体参加打扫卫生的活动,让优生在学习上互相配合,相互取长补短,让差生完成各自的任务,并且加强劳动间的协作,让他们真正体会到集体的力量、集体的温暖。初三学生思想复杂,“重哥们讲义气”,如2001级的初三朱某,因为存有旧的思想观念,经常三五成群地和其他同学聚集起来,严重影响了班风,我通过多方了解情况,知道他父母离异,有着家庭问题,对于这件事要慎重考虑,于是一方面我找到了和他很要好的朋友,对他进行反复宣传学习的重要性,让同学帮他补课,另一方面我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进行家访,促成他的父亲给他耐心的劝导,及时地帮助他,使他步入了正轨,很好地完成了初三的学业。
三、实行“自管”,转化差生是我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。班级干部选好了,组织也建了,还需具体的措施,于是我已打破班级的常规,把班级分成八个小组,每个小组好、中、差搭配,每个小组有组长1名,班干1名,组员4-5名。由班干和组长在学习、生活、纪律三方面对组员全权负责、相互监督,一月进行一次评比活动,每个人都有档案记录,这样整个班级就形成了“班主任--班干--组长--组员”的管理网络,形成让学生“自己管自己”的自管机制,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主人公,自觉地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。一是按新轮流每人当一天值日班长,按学号轮流每人出一期日报,每天在板报上出一则名人名言,每周学唱一首歌,参加一次值日工作,开展“二人帮助”活动,这样就培养了他们的能力。但是这样难免会出现一些自觉性较差,自我放松的学生,所在“自管”的基础上,还必须着实转化一定程度上的差生。为此,我写了“更新观念,改进教法,指导学法”一文在县局转化差一工作研讨会上交流,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。
当然,班务工作是一个千变万化的过程。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,随时处理偶发事故。“一份耕耘,一份收获”,99年我所任教的三2班当年被县授予“先进集体”的荣誉称号。2005年中考,本人所教班级考取了8个海中公费、26个曲中公费的骄人成绩。这样的成绩,对于一个农村初中来说,应该说领导和群众都相当满意了。当然,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,借用一句话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。
用户登录